Popular Post

顯示具有 2華人中樂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王心心吟唱—長恨歌》王心心: 「自己像顆洋蔥 一層層, 剝自己的皮。」-- NAG


南管緩慢幽微,清雅怡人,是沒有火氣,舒服到骨子裡的音樂。但是,林懷民覺得,白居易用了840個字,淋漓描述唐明皇和楊貴妃「此恨綿綿無絕期」的生死戀情,用傳統南管來詠歌就顯得嬌弱了點。他要王心心忘掉曲牌,根據詩句的意境,情緒,引導她找出新的表達方式。從一開始就告訴王心心,這一次做的要「不只是南管」的演出,心裡要有準備。受邀擔任此次音樂指導的作曲家賴德和一語中的,《長恨歌》給王心心最大的難處,「就是既要她不唱傳統南管,但心心燒成灰又都是南管,在兩個極端之間的創造性。」林懷民以此史詩為文本,「單挑」王心心,挑戰她嫻雅古典的舞台形象。從一開始「春寒賜浴華清池」,華麗盛景的驪宮春池,到驚心動魄的「宛轉蛾眉馬前死」,這一段「變調的愛情」,由王心心的歌聲在其中轉換角色。舞台上不僅沒有傳統南管上四管的絲竹排場,王心心手中僅存的依靠就是琵琶,這一回連琵琶也「變調」,時而嗚咽蕭索,時而斷裂令人驚顫,時而是夜半梧桐落葉聲。從旁觀察創作過程,並指導王心心音樂細節的作曲家賴德和,以「把王心心趕出家門」形容老友林懷民的企圖,「心心在『老家』裡的優雅端正,在這次反而成為束縛她的劣勢,因為往往無用武之地。」心心舉例說,在傳統南管裡,琵琶與唱如影隨行,但為了舞台上音色的戲劇效果,有時老師會要求唱歸唱、彈歸彈,嘴巴與指頭兵分兩路,稍一分心,手指頭就不聽話了。

林懷民卻對她信心十足:「心心對聲音的掌控,和人生的歷練,都極端成熟;是一個完美的樂器。」王心心很感謝林懷民鼓勵她「出走」,雖然過程裡「吃足苦頭」,「覺得自己像顆洋蔥,自己剝自己的皮」,每次排練老師一定傳訊來說不准先做功課, 排練場上即興,而即興最令人挫折的就是無法重覆,就算回去偷偷譜好曲子,下次再排練時,也會因為當天的情緒或身體狀況不同,套路重覆了,便被敏感的林老師打槍,刪去不用。三個月來,王心心夜不成眠。林懷民禁止她回家不許再用工尺譜記譜,要她去游泳跑步。運動累了,睡飽,頭腦放空來工作,王心心終於丟開對曲牌的依賴,才豁然開朗,讓自己的聲音成為獨立豐滿的表達。王心心表示,排練過程內心極有「自廢武功」的煎熬,每日在郎君爺前禱告,「最難的地方就是打開自己,因為在舞台上無所遁形,最後必須掌握的還是吐納,所以除了技法的練習之外,林老師最要求的功課就是去運動,準備最好的體力來應戰。」製作人盧健英表示,這次,大家要看到ㄧ個非常不同的王心心。她說,白居易的《長恨歌》全文120句,840字,後來成為崑曲裡的《長生殿》、京劇的《馬嵬坡》,甚至陳凱歌的電影《妖貓傳》,千餘年來衍生的作品甚多,根本就是底子最厚,文字最簡的文創原型。盧健英認為,《王心心吟唱—長恨歌》從型式上看不只是南管,從內涵上看更應做「不只是愛情」的解讀。李楊的帝妃之愛夾帶著巨變史詩的時代刻劃,因為「三千寵愛在一身」的奢極放縱,導致國家安全不保。在後疫情時代裡,重讀這段歷史及軼事,「往往有一種警惕之感」。盧健英表示,開元盛世始盛後衰, 衰在許多價值的淪壞,大禍臨頭,災難之後五十年,白居易寫下愛情金句「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會不會只是對幸福小確幸的渴望而不是歌頌,對照今日災難不斷的不確定感,還有什麼比這個時代更適合讀《長恨歌》?她建議大家進劇場關注,做為一個當代藝術家,那麼林老師又如何拆解《長恨歌》。《王心心吟唱—長恨歌》由心心南管樂坊與雲門劇場共同製作,將於5月29-30日在淡水雲門劇場首演,6月12-13日在台南文化中心原生劇場演出。( NFG - 流行電通 - NeoFashionGo - www.neofashiongo.com )


  ( EDN - 東方數位新聞- EastDigitalNews - www.eastdigitalnews.com )(NAG - 全球藝術電通 -NeoArtGo - www.neoartgo.com )

2021第34屆北市國(TCO)主辦「臺北市傳統藝術季」200多人大型製作《臺北禮讚》揭開序幕 -- NAG


由臺北市立國樂團(TCO)主辦的「臺北市傳統藝術季」(傳藝季),自1988年開辦以來,今年邁入第34屆,這個於每年春季舉辦的藝術季,是全臺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傳統藝術盛會,總是受到傳統藝術界的矚目與期待,更吸引各地觀眾的熱烈支持與青睞。北市文化局副局長陳譽馨表示,今年的傳藝季自3月7日起至6月27日止,為期三個多月,計有27套、29場次之精彩節目,涵蓋了不同的傳統藝術表演形式及團隊,也是臺北市上半年最盛大的藝術饗宴!其中3月7日於國家音樂廳舉辦的開幕音樂會「臺北禮讚」,也將首演為臺北這個偉大的城市量身定做的經典作品,邀請市民朋友踴躍進場感受這份感動與榮耀。《臺北禮讚》是一部集結樂團、獨奏家、合唱團共200多人在舞台上演出的大型製作,以「臺北」特色景觀及人文、歷史為創作題裁,邀請知名詞作家黃瑩及作曲家顏名秀聯手創作,為今年傳藝季揭開序幕,也將唱響TCO的「臺北之聲」!其中第五樂章〈自由廣場〉,邀請到國內曾擔任多部大型歌劇女主角的知名女高音---林玲慧,道出自由廣場從野百合、六四運動到現今民主的昂然綻放,那段深沉又感性的歷史滄桑,值得讓人細細品味。備受矚目的TCO劇院,今年再以女性觀點出發,邀請名導演魏德聖為創意總監、梁越玲劇本、李哲藝作曲、曾慧誠導演,端出臺語歌劇「蔥仔開花」。這齣歌劇描述19世紀馬偕牧師夫人張聰明,在當時民風保守、女性多受壓抑的臺灣,從一個目不識丁的童養媳,到隨馬偕牧師周遊全球佈道,甚至用英文進行公開演講,回臺後更奠定在臺灣教育的一席之地。本劇將以臺文的風趣幽默、浪漫的樂音,集結歌劇界知名演員,浪漫翻轉大眾對歌劇的期待。
  
3-6月的傳藝季節目相當繽紛多元,百花齊放。3月28日「標新立藝II」邀請跨界笙演奏家陳麒米、曾獲臺美諸多獎項的羅芳偉以及入圍傳藝金曲獎的董昭民為北市國音樂家打造多首世界首演曲目。4月9日「奔~楊書涵&TCO」,邀請第10屆波蘭費特伯格國際指揮大賽首獎得主楊書涵,與二位青年演奏家趙怡然、李俐錦同台。5月7日「黃河‧梁祝」,邀請臺灣知名鋼琴家葉孟儒、旅美小提琴家林品任分別演繹這二部華人經典協奏曲。5月21日「AI創世紀~鍾耀光&TCO」,由作曲家鍾耀光親自詮釋八個樂章的《AI創世紀》,同時邀請二胡演奏家陳慧君、揚琴演奏家田佳玉登台。5月29、30日「愛在五月天~電影名曲音樂會」,邀請多位流行歌手,結合影像、歌聲及演奏,讓樂迷回到那充滿文藝告白、愛情至上,浪漫又純真的年代。6月12日「琴韻」,邀請二位著名琴家游麗玉、黃勤心演出古琴經典琴曲。除了北市國精彩的演出外,今年的傳藝季還邀請到戲劇名伶劉海苑、朱勝麗、王鶯驊、王逸蛟,琴園國樂團、鼓魯擊世界打擊樂團、漢霖民俗說唱藝術團、DRUMILY擊樂團、隨心所欲樂團、玉舞蹈劇場、漢陽北管劇團、明華園天字戲劇團、一心戲劇團、雙喜戲劇坊……等頂尖傳統藝術團隊共襄盛舉!北市國團長鄭立彬表示,2021年第34屆傳藝季系列活動,場場精彩!節目涵括傳統到現代、古典到跨界,讓愛樂者可品味多元的傳統藝術,也豐富民眾的文化休閒生活,創造雅俗共賞的藝術空間,在當代中找尋傳統藝術以不同面貌呈現的可能性,期待大家親身去體驗。(NAG - 全球藝術電通 -NeoArtGo - www.neoartgo.com )


( NFG - 流行電通 - NeoFashionGo - www.neofashiongo.com )  ( EDN - 東方數位新聞- EastDigitalNews - www.eastdigitalnews.com )

全球藝術電通 NeoArtGo NAG - .. '#'.. '#' -